arp分析
一、arp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ARP(地址解析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用于解析IPv4地址与物理MAC地址之间映射关系的协议。本文将重点探讨ARP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2.为什么要用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发明的一种帮助人类完成普通人力不能完成的一些任务的工具,相当于人的奴隶,通过计算机可以解决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控制系统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系统,包括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ps:控制器 + 运算器即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相当于人类的大脑)
存储器: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地方,主要分为内存和硬盘,还有寄存器(容量小)、高速缓存、磁带(服务器数据备份)、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计算机出厂自带的小系统)等
内存:存取速度快,但是不能永久保存数据,断电即丢失数据。
硬盘:硬盘目前又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两种,固态硬盘的存取速度要高于机械硬盘,但相对于内存来说存取速度还是很慢,但是在不损坏硬盘的情况下可以永久保存数据。
输入设备:计算机接收外界数据的设备,比如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计算机向外输出数据的设备,比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ps: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可称为I/0设备)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组成: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各种部件;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2. 计算机网络:包括本地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网络类型,以及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概念。
3. 操作系统:计算机的管理者,通常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任务调度、安全防护等工作。
4.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通常包括数据表、字段、数据类型、索引等概念。
5.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等。
6. 算法和数据结构:计算机中处理数据的方式,包括排序、查找、图形处理等算法,以及栈、队列、链表、树等数据结构。
7. 安全及隐私:计算机中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
基础会计知识点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知识点。
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uài jì。(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一词。
基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以下是一些基础化学知识点:
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原子结构是指原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离子结构是指离子中的离子和电子的排列方式。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熔点、沸点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但组成成分不变,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5.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6.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7. 溶液:溶液是指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等表示。
8.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包括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反应、盐类水解反应等。
9.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
1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
这些知识点是基础化学的基本内容,需要掌握和理解。
一是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名称,以电子元件划分的四个阶段,计算机的分类。
二是计算机的辅助系统。
三是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存储单位及换算,四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五是计算机的重要参数。
六是主板上的两大集成电路。
七是I/O设备。
八是操作系统。
九是教据库。这些知识点都是必知的。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交叉学科技术,需要掌握多个技术领域的基础。以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图形学: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三维建模、着色、光影等方面的知识。
2. 计算机视觉:熟悉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物体识别等方面的知识。
3. 传感器技术: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例如眼动追踪、体感传感、声音传感等。
4. 软件编程技能:需要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例如C++、Java、Python等),能够编写虚拟现实相关软件的程序。
5. 心理学:了解人类注意力、视觉感知、认知、空间感知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设计虚拟现实应用程序。
6. 物理学:熟悉物理学的知识,能够应用牛顿力学、电磁学等原理来解决虚拟现实中的物理问题。
7. 交互设计:深入理解人机交互的原理与技巧,能够设计并实现便捷、符合人性化的虚拟现实交互界面。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知识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同时还需要不断跟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与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紧密结合来深入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挑战。
电 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
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
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光 学
29.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左右移动:Alt+鼠标滚轴
上下移动:Shift+鼠标滚轴
放大缩小:Alt+鼠标滚轴(shift+Alt+鼠标滚轴:增加速度)
打开文件:Ctrl+O
Ctrl+S:存储
Ctrl+Shift+S:存储为
Ctrl+Shift+Alt+S:存储为Web所用格式
关闭文件:Ctrl+W
关闭全部文件:Ctrl+Alt+W
修改图像大小:Ctrl+Alt+I
快速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X
恢复默认:D
藏文是藏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文字,是一种纵书体文字,由垂直方向的结构组成。以下是藏文的基础知识点:
1. 字母系统:藏文有30个字母,分为辅音、元音和末尾音三类。其中,辅音字母包括14个,元音字母包括6个,末尾音包括10个。
2. 音节结构:藏文的音节结构为辅音+元音/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其中“+”表示连读。在写藏文时,通常将连读的音节写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字母。
3. 书写方向:藏文是一种纵笔书写体,文字从上往下书写,每行文字从右往左排列。与汉字相似,藏文也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之分。
4. 语法规则:藏文的语法比较复杂,受藏语语法的影响。 总的来说,藏文有主语、谓语、宾语之分,修饰语一般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
5. 发音特点:藏文的发音比较独特,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注意一些音节的发音,如元音字母i,读音类似于英语中的“ee”;字母“w”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v”。
总之,藏文是一种独立的文字体系,具有独特的字母系统、音节结构、书写方向和语法规则。若想深入学习藏文,需要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点。
您好,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制图的工具。下面是CAD基础入门知识点的介绍:
1. CAD软件的种类: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CAD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Pro/E等,不同的软件适用于不同的设计领域,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2. CAD的基本操作:包括绘图、编辑、修改、布局等操作,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3. CAD的基本图形:包括直线、圆、多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需要了解它们的绘制方法和属性设置。
4. CAD的图层管理:图层是CAD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用来控制图形的显示和编辑,需要了解图层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5. CAD的坐标系和单位:CAD中的坐标系和单位是绘图的基础,需要了解坐标系的设置和坐标值的输入方法,以及不同的单位之间的转换。
6. CAD的命令行操作:命令行是CAD中非常重要的交互方式,可以通过输入命令来进行各种操作,需要掌握常用的命令和命令的语法格式。
7. CAD的绘图标准:绘图标准是CAD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线型、字体、尺寸等方面,需要了解各种标准的设置和应用方法。
题外扩展:除了以上介绍的基础知识点,CAD还涉及到许多高级功能,如三维建模、装配设计、动画模拟等,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深入学习和应用。同时,CA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建筑设计、电子设计等领域,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xnxs/13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