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正文

金融知识普及?

十九科技网 2025-01-16 13:42:31 192 °C

一、金融知识普及?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同教育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委保持沟通协作,联合研制了金融知识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框架要点,使金融基本知识系统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中小学金融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支持银发经济、养老金融发展,致力于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缓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为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宣传内容、方式以及长效机制等方面着力,开展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教育,让老年人“一看便知”“一学就会”“一听就懂”。

二、孔雀知识普及?

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 的音响。

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

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

巢异常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

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卵每产4-8枚,一般为5-6枚。

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黄色,不具斑点。

三、中国太空探索历程?

中国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

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

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

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

“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

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扩展资料

日前,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正在为"神九"载人对接做着最后的准备,"天宫之吻"即将实现。2012年3月,两名神九女航天员被选出,同时,飞船将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升空。破蛹成蝶和蝴蝶升空代表着梦想的实现与飞跃,代表着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追溯历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而科技发展至今,中国人漫步太空的脚步早己变得有力而铿锵。

四、什么是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涉及到的连续演化和成长的民用航天技术。虽然太空研究主要是由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实施的,但是太空的物理勘探是由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两者实施的。

五、太空探索的优势

10. 避免遭行星撞击的惨状

每隔一万年左右,总会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难道人类不该早做准备吗?

假如人类不想步恐龙后尘,就需要避免被大小行星撞击的威胁。根据NASA的说法,基本上约每隔1万年,一颗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石质或铁质小行星就可能会撞击地球表面,引发足以淹没沿海地区的海啸。太可怕了。

这样剧烈的撞击会导致废墟受热引发火灾风暴,大气中充满尘土,遮天蔽日, 森林农田被摧毁,人和动物在饥饿煎熬慢慢死去。

一项明智的有资助的太空项目能让人们远在危险物体撞击地球之前就能预先知晓,并得以发送航天器用核爆达到远离它撞击进程的目的。

9. 将出现更多伟大的发明

NASA科学家发明了这种太空毯,它能帮助人们快速暖和起来。

最早始于美国航天项目研发的各种工具,材料和处理方式后来都在地面上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这样的例子清单可以列出一长串——因此,NASA设立把太空技术重新转化成民用产品的办公室。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真空冷冻干燥食物,此外还有很多。上世纪60年代,NASA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涂抹着金属反射层的塑料,把它用来做毯子的话,能把使用者80%的体温反射回来——这种好处能帮助事故受害者和跑完马拉松的人保持体温。

另一项不大被众人熟知但很有价值的创新是镍钛诺(nitinol), 一种柔韧的能恢复弹性的合金,使人造卫星被折叠入火箭后依然顺利弹开。今天,正牙医生会给病人装上这种材料做成的支架。

8. 有益人体健康

国际空间站(2001年)所见的人体躯干物理模型(The Phantom Torso),用来测试辐射对体内组织的影响,该模型类似地面上训练放射线学者的躯干模型。

光国际空间站就推出大量用于地面医疗的创举,比如把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方法;护士可以手持完成超声波检查并把结果传递给数千里外医生的工具;在磁共振机器内完成精密手术的机械臂……

NASA的科学家们不仅努力保护宇航员们不在微重力环境下失去骨质和肌肉,也帮助医药公司测试药剂Prolia, 这种药在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方面有用处。在太空中进行这样的测试更为容易,在微重力条件下,太空中的宇航员每个月约会失去1.5%的骨质,而地面上的老年人每年因骨质疏松症约丧失1.5%的骨质。

7.太空探索给人以启迪

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说,太空探索让人们对科学和相关领域产生兴趣。

假如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受到激励立志当科学家或工程师而不是真人秀明星、说唱歌手或华尔街金融巨头的话,一个能吸引激励他们的事业是非常关键的。

天文学家,作家兼电视节目Cosmos的主持人奈尔·德葛拉司·泰森近日告诉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记者:“站在八年级学生面前我问他们:‘谁想成为能设计出燃料利用率比以前使用的高出20%的飞机的航空宇宙工程师啊?’ 结果,台下没什么反应。但假如我问:‘谁想成为一名能航行在火星表面稀薄大气中的飞行器的航空航天工程师啊?’ …… 班上最好的学生们都站了起来。”

6. 对国家安全重要

2011年5月23日,绕地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和停驻的航天飞机奋进号,这是后者最后一次执行任务。请问,一个国家能向另一个国家发射天基武器吗?

美国需要警惕并阻止敌对国家或恐怖组织部署天基武器或袭击航行、通信系统和监视卫星。虽然有与其它主要国家如俄罗斯和中国签署的1967年条约,禁止任何国家主张空间领土,但不难想象会出现忽视这一旧条约我行我素获得利益的例子。

甚至即使美国让许多空间探索领域进入私有化,它仍然需要确保这些公司能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开采矿产而不用担心闯入者会无视他们的声明偷窃他们的成果。因此假如需要的话,用NASA的可以转化成军事用途的宇宙飞行能力支持外交是关键的。

5. 我们需要来自太空的原材料

尼利·福萨(The Nili Fossae)区是火星快车任务中OMEGA分光仪发现的最大的岩石矿物质暴露区之一。

宇宙中有金,银,铂和其它有价值的物质。人们对那些设想在小行星上采矿的私营企业充满好奇。太空采矿者不需要漫长旅行就可以找到财富。比如月球就是潜在的氦-3富矿(该物质被用作特定的磁共振技术,也是核电站的潜在燃料),地球上不断上升的稀缺性使它的价格飙高到每公升5千美金。月球也被认为地球急需元素铕,钽的潜在来源地,这些元素在电子、太阳能电池板和其它先进的装置使用方面需求很大。

4. 国家间能和平协作

2001年,国际空间站上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们一起进餐。

之前,我们提到过各国间太空割据想法是非常不利的。但现实表明真不必那样做,目前国际空间站多国之间的合作就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一项空间项目就可以允许其它大国小国都投入各自的探索努力。2006年,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一项报告指出了国际合作的益处。首先,庞大的费用可以分摊。此外,有助国家间建立更牢固的外交关系比如美国和印度,并帮助两国创建新的工作岗位。

3.有助于真正解答大问题

2010年世界科学节期间,曼哈顿炮台公园城一个巨大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模型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2013年《赫芬顿邮报》做过调查,他们发现几乎半数美国人相信宇宙的某处存在着生命。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外星人已经到访我们星球。

但是到目前为止,地面望远镜扫射天空搜寻遥远地外文明信号通常被证明徒劳无功,可能是因为地球大气干扰了这些讯息到达。

这就是外星文明搜寻者更急于发展更多的像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这样的轨道瞭望台的原因。这种卫星,预计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它将能搜寻太阳系外遥远星球大气里的生命迹象。那将会是个开始,这么一个更强有效的寻找外星生物的天基设施可能最终帮助我们解答是否人类有天外伙伴这个问题。

2.人类需要满足探索的渴望

NASA前首席行政官迈克尔·格里芬 (Michael Griffin)

人类远古祖先从东非开始迁移繁衍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那以后人类移动的脚步从未停止。地球上已经没有全新的区域,因此唯一的方法是继续这种自古而来的寻找新领地的渴望——月球旅行或需要几代人努力的星际旅行。

2007年的一次演讲中,NASA前首席行政官迈克尔·格里芬 (Michael Griffin)为太空探索区分了“可接受的理由”和“真正的理由”。可接受的理由可能是像宇宙利益和国家利益之类的问题。但真正的理由包括好奇心,竞争力和建功立业这样的想法。

1. 为了生存人们需要新的居住地

2000年的电影《红色星球》中,一群宇航员去往火星调查居住条件。

目前,人类把卫星送往太空的能力帮助人们监测探讨地球上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森林火灾石油泄露到人们饮用水所依赖的含水层的消耗等。但迅速增加的人口,无尽的贪欲和对环境后果的欠缺考虑已经导致对地球严重的破坏。

2012年研究调查报告称,大多数科学家估计地球的承载能力在80亿和150亿人口之间——但现在人口已经超过70亿。因此,未来主义者催促说,人们应该早做准备移民到另一个星球——你的生命——或子孙后代的生命——可能将依此生存。

六、探索太空的秘密?

宇宙有你想象的到的所有东西,还有你想象不道的更多东西,就比如以下的宇宙十大真相。

一、宇宙空洞

除了黑洞,宇宙中另一种结构更令人费解,它是存在了可视物质之间,横跨数百万光年的空洞。

二、磁星

这是一种拥有极超强磁场的中子星。

三、月球与太阳的绝妙比例

太阳比月球大400倍,距离也恰好是远了400倍,所以才有了近乎完美的日全食,难道仅仅是巧合吗,现在科学家也不能给出答案。

四、仙女座的真实尺寸

我们用肉眼观察仙女座只能看到其核心发亮的部分,类似一颗恒星,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仙女座远在250万光年之外,也比月球大几倍。

五、宇宙万物永远在运转之中

从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到地球带着人类自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月系统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转,银河系与仙女星系有公转关系……

六、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

金星自转一圈是243个地球日,而公转一圈是224个地球日,真正的度日如年…

七、声音能在宇宙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常识,以前我们认为宇宙是真空的,其实不然,宇宙空间中充满了多种粒子、原子和气体,只不过极其稀薄,NASA就曾经制造了一台超级灵敏的“麦克风”对准了星系中央的黑洞,结果录得了宇宙中最低沉的声音,比钢琴上C低了57个八度,超了人耳极限的10-15倍。

八、宇宙导航系统

在宇宙这种复杂多变多维空间中,导航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个XNAN系统,利用了中子星的脉冲信号来导航,这种信号稳定度碪比原子钟,非常适合导航系统,目前,这一系统的的精度是五到十公里,如果GPS能达到这种精度的话,误差将是纳米级的。

九、暗物质在宇宙中大量存在

人类早就知道了,质量与引力之间的关系,但通过对银河系中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和引力,多年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计算,都得不到匹配的数据,人们才知道,宇宙中存在着大量不可见的物质,这就是暗物质理论的由来,经过科学家测算,暗物质可能占了宇宙总质量的84.5%以上。

十、因探索宇宙而产生了科技

很多人不明白探索宇宙的意义在哪里,认为地球都没有研究明白,社会和环境都存在很多问题,却要花巨资研究宇宙,事实上航天事业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例如数码相机传感器、工厂里的机械臂、甚至运动鞋和净水装置都是因太空探索而发明的。

七、太空探索和海洋探索哪个重要?

海洋探索更重要

没有世界海洋,地球将是毫无生命。它为我们提供了氧气,还决定了地球的气候。因此,探索这个巨大的水域并不是一件小事,同时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通过研究海洋,科学家尝试预测地震和海啸,并解决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治疗危险疾病的药物配方,如果没有这些配方,我们将何去何从,这是人类必需的、难以置信的资源储备。

八、太空蔬菜为什么没有普及?

其实,太空蔬菜,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太空育种得到的蔬菜,称之“太空育种蔬菜”;二是指在空间站、空间实验室或绕地卫星等飞行器上种植收获的蔬菜,称之“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不过从题主的解释来看来是指太空育种得到的蔬菜。

1.太空蔬菜育种

太空育种,指的是在太空(200-400KM)环境下如高能离子辐射、微重力、空间磁场、超真空,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会发生变化来适应。因此,可回收卫星和航天器飞行过程中携带大量幼苗或者种子发生遗传突变,回到地面种植,观察所需品种(高产、抗病、抗逆等),这便是太空育种。总的说,高能离子辐射和微重力是最显著的诱导因素,从而影响ATP、细胞核、细胞分裂、染色体畸变、DNA、多种酶活性、细胞膜通透性等等。当然,突变有正向的,有负向的,所以必须地面种植观察筛选。

航天育种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据说,印度也想挤进来,发射月船2号便是野心所在)。由于蔬菜、农作物等种子70%都是靠进口,为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了推进种子变异获得更多优良品种,开启了一轮轮的太空育种。

从1987到2005的19年中,中国通过神舟1-6号共发射12颗可回收卫星(NO. 9-20)用于太空蔬菜育种,总共试验了1000+品种。

但仅2006年一年,我国发射了首颗航天育种专星“实践八号”,搭载9大类180组2000+种子材料,我国航天育种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201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突破航天育种关键技术,加快开发和研制农业生物新品种,加快建设育种基地,推进育种新品种产业化发展,我国航天育种有了政策性引导力量。

2012-2015年,都是推动农作物航天育种。

近30年航天育种大事件
以1987到2005年间试验的1000+品种为例,简单说一下,这1000+包括五大类:14种大田作物(占50%),59种花卉植物(占15%),27种蔬菜和水果(占20%), 27种药用植物(占14%)和13棵林木(占1%)。可见粮食作物还是大头。
航天器上种子所在载荷装置,来源于网络
经过太空诱导且地面种植后,发现了高达2-4%的有用突变,而它们的天然变异性为1/200000,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化学突变约为5/1000 (He et al. 2006)。但是突变有正向的、负向的。不过,其繁殖周期一般较短,与传统的田间育种需要6代的选育相比,在第4代以后,总能成功选育出品种。
实践十号——空间实验任务的植物培养箱
最终,50多个选育的新品种已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种植,有着5%的可用率 (He et al. 2006)。蔬菜主要有:红豆、亚洲芥菜、大豆、苦瓜、黑莓、葫芦、芹菜、柑橘、黄瓜、茄子、甜菜、葡萄、生菜、芒果、火龙果、南瓜、沙棘、丝瓜、冬瓜、西瓜、辣椒、香蕉、大蒜、莲花、荔枝、红枣、番茄。

全世界都喜欢挣个第一,因为老二可能被遗忘。比如,我国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 @月宫一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970发射成功,杨利伟同志是中国航天第一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有两个人,为什么只有阿姆斯特朗那么出名?),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是什么能记住么,捂脸),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诸如此类的。

astro veggies,来源slideshare

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植物是什么呢?1960年,四个“宠儿”—小麦种子、豌豆、玉米和洋葱搭载前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4号(Sputnik 4)第一次进入太空。随后,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太空蔬菜为什么没普及呢?

部分太空育种品种

(1)先以小麦为例,近几年大力推广农作物航天育种,蔬菜育种可能减缓。太空5号、6号小麦品种和富麦2008等等,都是航天诱变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最近的品种也很抢眼,如郑品麦22(父本为矮抗58太空变异后的豫同198)抵抗了锈病、倒春寒、强风、干热风,综合性状出色。它不仅继承了‘矮抗58’矮秆、抗倒、抗逆等优良特性,在高产方面也表现出很大潜力,百亩高产攻关可达750公斤以上。郑品优9号属于优质强筋品种,2017年出台的优质麦新国标,增加了最大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吸水率等理化指标,‘郑品优9号’在400个品种中脱颖而出(就2个品种达标),展示了优异的食品加工品质。

林林总总,说明了航天育种优势还是有的,但是进入商业化流程需要大量时间。总的来说,太空小麦育种还是很成功的,筛选出了许多性状优良的品种。但是每次种子数量不能马上满足大规模种植需要,遗传性状比较稳定还需要多次验证,是否通过省审、国审等等,更主要是是否完全表现出与传统品种相比存在的优势。

2016年,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返回地面

(2)再说说辣椒,我国辣椒主要分为六个产区:南方冬季辣椒产区、夏秋辣椒产区、夏延时产区、小辣椒、高辣度辣椒产区、北方保护地辣椒产区、华中产区。

辣椒分区,来源于寿光菜博会网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辣椒品种为:长椒(辣丰4号、博辣娇红、航椒8号、福康2号辣椒、桂椒8号辣椒、粤椒一号、萍辣9901)、甜椒(苏椒13号、申椒1号、赤研15号、中椒104)、朝天椒(艳红888、三樱8号、遵辣10号)。其中,航椒8号就是太空育种选育而出的。

航椒8号

超市里确实很多航天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再说说,太空藜麦菜。

太空藜麦菜在超市出售
太空藜麦菜在超市出售

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小峰介绍,航天育种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目前已推广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四川、贵州、福建、河北等25个省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163处,累计推广19.5亿元。

总起来说太空育种而来的蔬菜都在稳步进行中,整个推广与科普都需要一个过程

1)搭载回来的蔬菜种子要经过4代以上的筛选,选出其中有价值、有推广前景的种子,等性能稳定后才能得到“亲本”,这需要2至3年。然后再选优质种子杂交,性能稳定后再进行2至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最后,还要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后,才能被称为“太空蔬菜”。

2)种子数量不能马上满足大规模种植需要,需要时间。遗传性状是否稳定,是否完全表现出与传统品种相比存在的优势,这都是商业考虑。

3)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航天投入占比就很少,航天育种在航天里占的更少。苏联在1966-1989发射了11颗生物专用卫星,反观我国至今仅有在2006年发射了1颗(前面也说了,这一颗顶了前19年携带种子量)。

4)人民认同感。多建设航天农业示范基地和主题相关农场,集旅游观光、太空科普、蔬菜采购与一体,增加互动。

5)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加大航天育种的科普力度,让民众近距离接触航天育种成果。

6)科技工作者的推广种植,酒香也怕巷子深,可采取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公司的推广模式,解决推广问题。

7)打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不相关企业打擦边球,推出假的或者胡乱扣上航天帽子,迷惑民众。维护好航天育种口碑。

8)高校相关人才培养。

杨陵新天地科技创新园

(3)航天育种品种个数

截止2018年,我国已经进行了近30次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试验材料超过6000余份,已经有200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国家航天局)。而李登海团队选育出的玉米杂交品种已有15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人民日报)。

李登海,民族骄傲

一天团队快顶整个中国航天育种界了。航天蔬菜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有一些已经进入了,这已经算是异军突起了吧。

2.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

在礼炮号、和平号和国际空间站上,已经进行了多种蔬菜实验。目前已经收获了一代,即seed to seed,未来在月球或者火星建立基地,为了减少食物地面补给,必须原位再生。那么,太空多代植物生产的研究还是得跟上。

礼炮号1号是第一个空间站,1971由苏联发射,里面就有着培养蔬菜的装置。

绿洲1号植物栽培系统

经过多年发展,换代,

到了国际空间站VEGGIE项目,每个0.15平方米。

国际空间站VEGGIE项目
veggie

红叶生菜(紫背天葵)等新鲜食品是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因为花青素的存在),在太空中供应这类食物既能振奋人们的情绪(室内蔬菜园艺疗法),也有助于抗辐射。播种33天后即可收获(美国大速生周期30天),其中一半将作为宇航员的食物,另一半则被包装冷冻后运回地球进行分析研究。生菜也是常见蔬菜,便于科普。

终于吃上太空蔬菜了,1971-2015年,45年

这样的太空蔬菜进入寻常百姓家,未免有点让人无福消受哈。

(“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这段写的有些少哈,需要的话可以to be continued)

参考https://www.slideshare.net/anngreeshmajossy/space-breeding 郭锐,李军. 航天育种简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齐鲁杰出人才|李登海:40多年育出150多代良种--山东频道--人民网 Zabel P, Bamsey M, Schubert D, et al. Review and analysis of over 40 years of space plant growth systems[J]. Life Scie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6, 10: 1-16.

九、人们为什么要探索太空?探索太空的困难有哪些?

我的答案是,人类之所以要探索太空是因为探索太空意义非常重大,整个宇宙。我们不了解这东西太多了,太空中我们不了解,东西也太多了。And探索太空的困难主要是时间。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太空是非常遥远的,并且探索太空需要的能量也是非常大的。并在工具也是需要携带很多能量的。目前的科技能力使我们不可能探索。太远的太空。

十、健康饮食知识普及?

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是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改变我们那些不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多吃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达到营养均衡摄入。

其次、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嚼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率,还可以保护肠胃。

最后,不吃垃圾食品以及高油脂食物。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俗一点就是人每天都要吃喝,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关注健康饮食,关爱饮食健康,平衡营养摄入,让“小胖墩”“胖娃娃”不再身边出现,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有动力和精神实现我们最初的梦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xnxs/175423.html

相关文章

金融统计学专业薪资?

一、金融统计学专业薪资? 就业前景不错,薪酬待遇非常好。 统计学背景的学生相对于金融、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更为定位明确,更富竞争力。中国统计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

虚拟现实 2025-01-09 67 °C

蜂蜜有关知识?

一、蜂蜜有关知识? 第一:超市蜜与药房蜜。这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数量最大的蜂蜜,但是买过这些蜂蜜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些蜂蜜有配方。配方是蜂蜜不可能有的东西,一旦有了配

虚拟现实 2025-01-02 247 °C

互联网金融风控峰会

一、互联网金融风控峰会 互联网金融风控峰会:保护金融安全与促进创新的平衡 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为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了更多便利。然而,伴随着便利而来的风险也在

虚拟现实 2025-01-01 125 °C

医疗保险相关知识?

一、医疗保险相关知识? 一、医保不能轻易断缴 你要想用医保报销,就得保证自己在参保状态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职工医保每个月都要缴费,如果换工作了,一定要注

虚拟现实 2024-12-29 158 °C

小学数学四大知识领域都

一、小学数学四大知识领域都哪些?综合与实践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数学四大知识领域有: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与其它领域的

虚拟现实 2024-12-28 135 °C

Google Finance API示例-获取

一、Google Finance API示例-获取实时金融数据 Google Finance API介绍 Google Finance API是一组由Google提供的开发接口,用于获取实时金融市场数据。通过API,用户可以轻松地获取股票、外汇、指数

虚拟现实 2024-12-28 236 °C

2022世界金融大会时间?

一、2022世界金融大会时间? 2022年世界金融大会将于2022年11月25日在上海举行。数字经济时代,利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是推动金融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现高质

虚拟现实 2024-12-28 229 °C

木门的相关知识?

一、木门的相关知识? 木门相关知识 1、木门的组成 木门包含门扇、门套、门套线。单位:樘。 (一)门扇:一般包括门芯、平衡层、封边、饰面、装饰扣线。单位:扇。 (二)门套

虚拟现实 2024-12-27 188 °C

思政知识答辩

一、思政知识答辩 思政知识答辩: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思政知识答辩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

虚拟现实 2024-12-27 114 °C

手机技术知识?

一、手机技术知识? 手机技术是指与手机相关的各种技术和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机技术知识点: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组件,它决定了手机

虚拟现实 2024-12-27 20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