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下游企业是哪个?
一、农业下游企业是哪个? 智慧农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为有色金属、单晶硅及电子陶瓷等,上游零部件及系统包括集成电路、卫星导航系统及传感器等。智慧农业中游主要包括数据平台、
变压器室、变配电室的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一、火灾危险性:(3.1.1)
1、油浸变压器室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部位。
2、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大于60kg的设备)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部位。
3、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小于等于60kg的设备)属于丁类火灾危险性部位。
二、耐火等级:
1、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等标准的规定。(3.2.6)
2、变压器室、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6.1.1)
三、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3.3.8)
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窗。
注:条文中的“专用”,是指该变电站、配电站仅向与其贴邻的厂房供电,而不向其他厂房供电。
四、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不应设置在汽车库、修车库内。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贴邻汽车库、修车库布置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4.1.11)
五、人防工程内不得设置油浸电力变压器和其他油浸电气设备。(3.1.12)
六、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4.3.2)
七、民用建筑物内设置的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规定:(8.3.1)
1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
2) 应方便进出线;
3) 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
4) 不应在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厨房或其他蓄水、经常积水场所的直接下一层设置,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当贴邻设置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5)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不应在教室、居室的直接上、下层及贴邻处设置;当变电所的直接上、下层及贴邻处设置病房、客房、办公室、智能化系统机房时,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2 地上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其窗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地上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通风窗,其窗应按本条第7款做防护措施。
3 变电所宜设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当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设置的变电所,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时,至少应设置1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当建筑面积大于200.0㎡时,至少应设置2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当变电所长度大于60.0m时,至少应设置3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
4 当变电所内设置值班室时,值班室应设置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疏散门。
5 当变电所设置2个及以上疏散门时,疏散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且不应大于40.0m。
6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出入口门应向外开启。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变电所,其内部相通的门应为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当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长度大于7.0m时,至少应设2个出入口门。
7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8 变电所地面或门槛宜高出所在楼层楼地面不小于0.1m。如果设在地下层,其地面或门槛宜高出所在楼层楼地面不小于0.15m。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八、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4.12)
1 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
2 变压器室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3 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确需在隔墙上设置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4 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5 油浸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油浸变压器下面应设置能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6 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7 应设置与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的容量及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8 油浸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大于630kV·A;
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多油开关等,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但干式或其他无可燃液体的变压器火灾危险性小,不易发生爆炸,故本条文未作限制。但干式变压器工作时易升温,温度升高易着火,故应在专用房间内做好室内通风排烟,并应有可靠的降温散热措施。
九、附设在建筑内的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6.2.7)
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十、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8.3.8)
1 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厂矿企业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90MV·A及以上的电厂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独立变电站油浸变压器;
2 充可燃油并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
注:设置在室内的油浸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可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
注:变压器油的闪点一般都在120℃以上,适用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对于缺水或严寒、寒冷地区、无法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电力变压器和设置在室内的电力变压器,可以采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另外,对于变压器,目前还有一些有效的其他灭火系统可以采用,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
十一、国家、省级或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8.3.9)
十二、高层民用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对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配电室等,属于特殊重要设备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8.3.9)
十三、配电室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10.3.3)
十四、配电室等发生火灾时仍需工作、值守的区域应同时设置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3.8.1)
十五、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划分,变压器室、配电间属于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3.1.2)
注: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的火灾。如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E类火灾是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的专用概念,主要是指发电机、变压器、配电盘、开关箱、仪器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在燃烧时仍旧带电的火灾,必须用能达到电绝缘性能要求的灭火器来扑灭。对于那些仅有常规照明线路和普通照明灯具而且并无上述电气设备的普通建筑场所,可不按E类火灾的规定配置灭火器。
十六、民用和工业的油浸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应按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附录C、附录D)
十七、配电室、变压器室等,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4.0.9)
十八、无关的管道和线路不得穿越和进入变电所、控制室、楼层配电室、智能化系统机房、电气竖井,与其有关的管道和线路进入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有关的管道在变电所、控制室、楼层配电室、智能化系统机房、电气竖井布置时,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的正上方。风口设置应避免气流短路。(8.3.6)
十九、在室内设置的燃气管道和阀门,不得设置在发电间、变配电室等非用燃气的设备用房。(8.4.11)
二十、涉及人民防空的变压器室、配电室,应依《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二十一、本文所述的变压器室、配电室,仅为局部引用,其具体要求,应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各专业技术规范标准实施。
机构际客是为企业机构定制打造的社交化广义 O2O 大数据平台,包括O2O、B2C 和 B2B 等商务服务模式,是机构与个人在同个社交化的大数据平台上实现全时交流、全视角互动的生态圈。用户仅需一个 APP 就能够处理机构内部管理、信息发布、商务、互动、收发邮件等,省却在多个不同的 APP 之间跋涉的烦恼。
物料供应商的选择原则
择优原则:有多个供应商时,应以优质为原则,在综合考虑品牌、性能、质量、价格、渠道和服务的基础上,选择好的供应商。
2、供应商资质评估
(1)所有资质材料均应采用书面形式,提交的复印件上均应盖有供应商的公章。
(2)索要相关品种的质量标准,并与该物料内控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核对和筛选。
(3)索取样品供相关检验,可委托受托方进行相关检测,确认该物料的质量情况。
(4)对首次提供原料的生产企业应进行现场审计。
3、物料及供应商分类
(1)物料分类:根据物料对生产的产品质量风险、物料用量以及物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A级(关键物料):对产品内在质量影响较大、风险较高、用量较大的关键物料,主要包括:中药材(含贵细药材)、中药饮片等;对药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工艺辅助剂、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等。
B级:对产品内在质量影响较小或影响可以被后续工艺步骤去除、用量较小的物料,如部分辅料(如糊精、甜菊糖苷等)等。
C级:对成品的内在质量没有直接影响的物料,主要包括:印字外包装材料(如纸盒、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纸箱)等。
(2)供应商分类:提供上述相应物料的供应商分别为A类、B类、C类物料供应商,当同一家供应商提供不同类别的物料时,该供应商类别应与质量要求较高的物料对应。
CIO合规保证组织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力量,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耕耘十八年,其中有数十位药品专家,构建了药品品研发、临床研究、注册、生产、流通、使用、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等全生命周期中所有核心环节的服务体系,用审计、顾问、培训、认证等服务方式,为各地药监部门、企业、投资者、从业者等提供优质的服务。
公司系统各单位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现场负责人报告。
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各有关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1) 发生五级以上人身、 电网、 设备和信息系统事故, 应立即按资产关系或管理关系逐级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上报国家电网公司的同时,还应报告相关分部;
(2) 发生六级人身、 电网、 设备和信息系统事件, 应立即按资产关系或管理关系逐级上报至省电力公司或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公司;
(3) 发生七级人身、 电网、 设备和信息系统事件, 应立即按资产关系或管理关系上报至上一级管理单位。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事故报告(表) 逐级上报的要求:
(1) 八级以上人身事故, 事故报告(表) 逐级统计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 同时, 省电力公司还应报相关分部;
(2) 七级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110 千伏(含 66 千伏) 以上设备引起的八级电网和设备事件, 事故报告(表) 逐级统计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 同时, 省电力公司还应报相关分部;35 千伏设备引起的八级电网和设备事件, 事故报告(表) 逐级统计上报至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公司);10 千伏(含 20 千伏) 设备引起的八级电网和设备事件, 事故报告(表)逐级统计上报至地市供电公司级单位;
(3) 八级以上信息系统事件, 事故报告(表) 逐级统计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 同时, 省电力公司还应报相关分部。 根据《安全生产法》“大的事故”还应报当地政府。
现场只要报本单位领导即可,领导再报安监部门,安监部门报主管领导根据情况报相关安监还是上级公司。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ny/1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