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相关的词汇?
一、农业科技相关的词汇? 农业科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
2022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县今年计划承保水稻、棉花、油菜、玉米、柑橘、烟叶、葡萄、甘蔗、公益林、商品林、能繁母猪、育肥猪、能繁母牛、生猪价格指数、肉鸡以及油茶等16个品种,全县广大农户、种养大户及专业合作社都可参与投保,承保机构为人保财险、中华保险、太平洋产险以及国寿财险4家。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主要险种保险条款
1.水稻保险:1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含专业合作社)保险金额1100元/亩、其他农户保险金额900元/亩,保险费率4%,每亩保费为44元、36元,农户承担8.8元、7.2元,其他保费均由中央、省和县级财政补贴;发生灾害后,按照受灾核损情况,损失程度20%以上的每亩最高可赔付1100元,具体赔付金额按损失程度确定;
2.育肥猪保险:保险金额800元/头,保险费率6%,每头保费48元,农户承担9.6元,其他保费均由中央、省和县级财政补贴;发生灾害后,每头可赔付80-800元(最低重量30斤以上)。
3.其他险种的具体条款可咨询县农保办。
二、投保理赔流程
1.投保流程。投保期内,由承保公司、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组织签单并收取保费。1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含专业合作社)、育肥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单独签单;普通农户以村为单位组织签单,但必须由农户在投保清单上签字确认、预留真实的联系电话号码,并履行告知义务。
2.理赔流程。灾情发生后,受灾农户直接向村协保员报告,由村协保员48小时内统一向承保公司报案,受理后由承保公司、村协保员、农户(代表)组成查勘理赔小组现场查勘定损,确定受损数量和程度,并由被保险人签字确认;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疑难案件时,由业务主管部门、乡镇专兼干、村协保员、承保公司等组成查勘理赔小组,组织专家参与现场查勘定损。灾情审定后执行公示程序,承保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将理赔资金打入承保农户的“惠农补贴一卡通”账户。
三、投保时间
早稻:4月20日至5月20日,中稻:5月20日至6月20日,晚稻:6月30日至7月30日;
育肥猪:每头重量15公斤以上都可以投保;
其他险种投保时间以保险条款注明时间为准,具体时间由投保人向县农险办或承保公司咨询。
2023年初,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最新访谈中强调今年的关键词是:农业强国。其中 强调:未来几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投资需求有近15亿万元;抓物质基础,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把单产提上来。
物联网智慧农业,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智慧农业是农业开发与生产中的高级阶段,它汇集了节点、互联网、GPS、GPRS、云计算、云存储以及现代新兴物联网技术为一体,智慧农业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用户对农作物生长现场环境或者农业生产产品的全方位监测、管理与控制,对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智能农业生产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 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 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慧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目前,在农业育秧阶段和土壤的墒情管理中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渗透,用户可以用手机,电脑做到实时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政府设立的无数监测站可全方位地掌控我国生态环境中的雨、水、干旱、大雪等等问题。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及时的预警报告,为农作物的及时保 护提供了方案支持。
想了解更多传感器技术和资料,可以关注我
2020年农业用电新规如下,①加强与居民、农业销售电价政策的协同。
居民、农业用电由电网企业保障,保持价格稳定,电网企业为此产生的新增损益,按月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
②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的协同。
在现货市场未运行的地方,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代理购电合同未形成有效分时信号的,应当按照当地分时电价政策规定的时段划分及浮动比例执行。
③加强与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的协同。
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与市场主体执行统一的市场规则。
燃煤发电跨省跨区外送的,送受端双方要适应形势变化协商形成新的送电价格。
四是加强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政策要求的协同。
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用户,公平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责任。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慧农业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施肥、自动化农机作业等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1、办理储蓄卡所需要的材料很少,通常只需要带上有效身份证就可以。局部地区的支行,可能会规定外地开卡提供工作证明、居住证以及联系电话等身份基本信息,实际的要求会有些许差别;
2、办理信用卡需要用户可以提供详尽的身份信息、工作收益信息、财产状况等材料,对于用户的征信状况,银行可以在通过用户允许以后直接查询用户的个人征信报告。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在农村的根本生活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宅基地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过去的发展中,宅基地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应运而生。
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是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宅基地的界定、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新规明确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了宅基地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框架,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的出台对农民和农村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新规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乱占滥建等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随着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的实施,农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将得到优化,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得到保障,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新规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降低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可以说,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新规的实施对于推动农村的发展、保障农民的权益、优化农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这一新政策能够为农村的振兴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近义词就拿前面的或者后面的词组词
智慧农业是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来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后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要实现智慧农业,需要以智慧农业物联网作为其核心技术的支撑。智慧农业物联网由智能数字采集系统、智慧农业大平台和智能数字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智慧农业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生产形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正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智慧农业是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养殖、管理、农机作业、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
智慧农业的应用涉及多个环节,主要包括:
智慧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然而,智慧农业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成本高、农民意识和能力不足、信息安全等问题。
智慧农业有望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的来说,智慧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农业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对智慧农业的介绍,能够增进您对智慧农业的理解,同时为农业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农业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创新和变革,农业行业也不例外。智慧农业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它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通过应用传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新型农业模式。
智慧农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农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帮助农民了解农作物的需求,提供精确的养分供给和灌溉管理。同时,物联网技术还能实现各种设备的联网和远程控制,如自动化播种机、智能喷灌系统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农业的应用带来了许多益处。首先,它可以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其次,通过准确的养分供给和灌溉管理,智慧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和精确施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另外,智慧农业还能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溯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智慧农业的应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例如,在荷兰,通过建设智慧农场,农民可以根据传感器监测的数据精确地管理作物的生长环境,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在中国,智慧农业已经在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得到应用。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农业企业可以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降低生产风险。在非洲,智慧农业被用于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并帮助农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尽管智慧农业有许多潜在的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建设智慧农业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次,智慧农业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推广也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农民教育、技术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智慧农业的前景依然广阔。随着传感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将会更加成熟和成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它将为农业带来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更好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同时也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ny/12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