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正文

伊拉克到底种植什么粮食?

十九科技网 2024-10-21 15:33:37 213 °C

一、伊拉克到底种植什么粮食?

农业是伊拉克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依赖於农业,是伊拉克就业人口第二多的产业,紧跟在石油部门之後。伊拉克生产几乎所有的蔬果和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丶大麦丶米丶椰枣丶番茄丶马铃薯丶棉花和烟草,畜牧业包括绵羊,山羊和牛,以游牧方式育养。2003年以前,伊拉克国生产近70%的基本粮食需求。但目前粮食自足率已经下降到剩下10%,导致进口金额大幅飙升。例如,以小麦进口占总需求的60%至70%,米的进口占需求之90%。伊拉克每年120亿美元花在食品进口上。伊拉克政府想尽办法减少该部门的资出,提出各项鼓励政策,并给予水电及土地使用权之补贴。

另一方面气候变迁使伊拉克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自1970年代以来,超过40%的可生产的土地成了荒漠。越来越多的传统生耕作方法和灌溉方法无法开拓这片荒漠,而且约70%的耕地已出租或已被国家分发或保护。政府不当的土地改革,反而降低了伊拉克农业的贡献,造成农业生产缓慢发展。由於农业部门的落後技术,规划不足,土质退化和土壤盐分增加等因素,使农作物产量下降。缺乏现代化的厂房和动物遗传学,优质的化肥和机械化设备限制了农业的生产和经销。

伊拉克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

Wheat area harvested, 1961-2014

现代的伊拉克予人一片沙漠的观感,事实上从谷歌地图看也是黄色一片。

可是当大家细看首都巴格达一带的两河流域时,却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

我们常听到两河流域的灌溉系统是被蒙古人入侵时破坏的,这是只是众多说法之一。

中东农业衰落启示录:未来会出现一场针对水等基础资源的殊死搏斗吗?(上)在不同时期,中东的落后性被归于特定代理人的活动——早期的炼金术师丶杂食性地中海山羊丶游牧民族的入侵(阿拉伯人和蒙古人),以及(尤其是殖民学者的观点)伊斯兰教的恶意影响。的确,从事中东环境史研究会面对许多当地人和西方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系统性地妨碍了看清楚更广泛的历史。最知名的衰退理论之一由卡尔•魏特夫的着作《东方专制主义》创立。魏特夫的理论最早在1957年提出,他主张「治水」文明政府有着所谓的专制本质。他认为,对广大灌溉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促使了完全控制社会的国家的兴起。如果没有政府控制,复杂的灌溉系统注定会崩溃,而且它们维持起来的帝国也会消失。魏特夫治水社会的例子包括古代(以及现代)中国丶古埃及丶美索不达米亚,以及更重要的苏联。由于这一理论将本质上不同的社会混为一谈,而且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理论形成于冷战时期),魏特夫的理论不再有影响力。更根本的是,随着学者开始意识到地方政治网络在维护大型灌溉系统时的重要性时,魏特夫理论中内在的荒诞性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第二种对环境衰退的解释是森林滥伐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地退化。大部分学者都同意尽管中东重大的森林滥伐都发生在现代,但在古代时期就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在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环境实践研究中,唐纳德•休斯(Donald Hughes)总结说,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不像通常所描绘的那样,是对自然有责任心的管家。反而,他们的经济和军事的需要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森林滥伐和景观退化。Theodore Wertime提出,森林滥伐由古代炼金术对木材能源(生物质)的需求所导致。冶铁需要大量燃料。Wertime推测,地中海沿岸发现了7000-9000万吨的铁器时代矿渣,产生这些矿渣大概需要5000-7000英亩的森林。Wertime的观点并不止于炼金术,还考虑到制砖丶从石灰石中生产生石灰丶制陶家庭烹饪用火等需要的燃料数量。(根据一项估计,古代地中海的每个家庭每年需要1-2吨的木材。)将这一话题向前推进,John Perlin已经提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低效率的熔炉逐步使得植被覆盖的内陆地区裸露出来,中东地区的森林滥伐模式常常记录了古代文明的兴衰,但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第三个理论则认为衰落的根源在于游牧民的劫掠,尤其是阿拉伯人。J. V. Thirgood认为,尽管希腊人和罗马人限制了山羊和绵羊的牧场,但在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这一地区,游牧民主宰中东后,事情发生了变化。Thirgood的观点附和了那些法国殖民作者(以及一些后殖民时期牧场管理专家)对马格里布的看法。然而,尽管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证实农业的衰退大体上与阿拉伯征服一致,但是阿拉伯入侵的确切时间并不符合衰退进程。最终,那些试图怪罪游牧民的人没有认识到衰退进程并不是不可逆转的:灌溉系统可以通过政治意愿丶劳力和资金的长期投入恢复到之前的生产力(就像伊拉克南部萨瓦德地区在阿巴斯时期得以恢复)。最后一个理论将中东农业衰落归于蒙古人的入侵。尽管有证据表明蒙古人征服之后的时期存在着衰退,但在一些地区,衰退事实上早于征服。在任何情况下,目前的观点是蒙古人的影响是地方化的,而且在相对有限的时间段内。Oleg Petruchevsky认为,蒙古人的财政政策,更青睐游牧产品,损害了农业,这导致呼罗珊和中亚河中地区(Transoxiana)人口的衰减,这在统计数据和税收记录上可以看到。然而,其他研究已经表明,被伊尔汗蒙古统治者控制的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并没有受到永久影响。事实上,在伊尔汗国(1256-1336)的统治下,地方经济活动增加了,还出现了新的农业投资。而且,这一地区后蒙古时代的精英们在15世纪后期决意重建农业官僚国家。对中东农业衰落进行更满意的解释需要更复杂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中东农业因其内在环境限制而受害不浅,这些限制包括环境易受基础历史(infrahistorical)的变化(地质活动和严重洪涝)和政治混乱(这会破坏精英执行长期农业政策的能力)的影响。此外,地方性疾病也必须被纳入考虑。Peter Christensen提出,从欧亚角度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巨大的疾病池(disease pool),是地中海世界周期性慢性丶急性传染病的中心。一次次瘟疫的到来,导致税收下跌,劳动衰减。随着人口得减少,越来越难以维持堤坝丶水堰和运河的复杂系统。749年的瘟疫,出现在阿巴斯革命的前夜,可能导致了美索不达米亚泛滥平原40%的人口丧生。瘟疫也很有可能是导致1350-1550年间横向运河逐步被遗弃的罪魁祸首。Steven Borsch近期关于瘟疫对尼罗河灌溉系统影响的研究加强了这一观点。随着人口水平下跌,国家难以维持这一系统,于是生产急剧下滑。而在英格兰,瘟疫带来的急剧人口下跌为新的增长创造了机会空间,在中东,复杂的灌溉系统未能迅速恢复。伊朗高原的农业更加具有弹性,瘟疫在这里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影响因素。人类行为和自然事件的结果既不是不可逆转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将中东农业的衰落看作环境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一种不必要的还原视角。环境自身被长期的历史进程所塑造。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巨大运河系统丶沙漠和高原上的人工绿洲都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统治者做出了选择,但一如既往,环境代价终究还是由后几代人承担。

近代人类对於恢复中东各地的农业生产及水利设施不遗馀力,伊拉克当然也不例外。

中东农业衰落启示录:未来会出现一场针对水等基础资源的殊死搏斗吗?(下)十九世纪(大约从1800年至1918年)这一时期发生了化石燃料革命和工业革命。然而,这也是一个工程师的世纪。中东工程项目(包括苏伊士运河以及雄心勃勃的铁路和电报线)是全球现代化的标志。它们证明了人类通过应用蒸汽动力和电力驯服自然的能力。环境史学家没有对这一时期工程师的角色给予太多关注。但是他们对1750年之后发生的环境转型非常关心。工程师是发展主义事业的核心——进步与征服自然观念的承办人。在一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取代了煤炭,成为大多数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来源,而人类利用环境的能力再次大大加速。当政府获得新的强大干预能力时,整个中东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相连,因为其他地区越来越严重依赖其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用环境的能力,在埃及以及其他地方都是如此。诸如阿斯旺高坝等大规模工程项目,尽管与19世纪水文工程的逻辑一致,但在规模上远远超过先前项目。1918年以来,其他一些雄心勃勃的治水方案在中东得以规划,且与发展主义事业的目标相一致。其中一个是三个滨河国家(土耳其丶叙利亚和伊拉克)试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设大坝。尽管三个国家之间协调的缺失(尽管有国际协议)迄今没有导致冲突,但每个国家大坝项目高度政治化的本质并不是未来合作的好征兆。

看到中东各国的水利工程最终都未能发挥到足够的改善,相比之下建国以来国家在治水方面的成绩就理想得多,包括黄河中上游的灌溉丶华北平原治理盐硷地丶淮河流域的治理等,令到解放前的南粮北运,变成现在的北粮南运。至於近期的南水北调丶引汉济渭丶引江济汉等跨流域工程,更是长距离调水以解决地区域乾旱的尝试。

安利一下笔者有关地理的专栏文章:脱苦海的文摘【地理】

专栏短网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关问题:

脱苦海:有哪些一条河分成两条河的情况?

脱苦海:世界上以前有过像中国在南沙填海造岛这样的行动吗?

脱苦海:为什么本地人有钱后大多会在省会城市或更大的城市购买房子?

脱苦海:你见过哪些好玩、有趣的地图?

脱苦海:在世界范围内有南水北调这样的工程案例成功的吗?

二、农业粮食种植模式是什么意思?

答是指大面积的规范化地种植的意思

三、2021年智慧农业种植补贴有哪些?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补贴对象: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补贴形式: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

2、农机购置补贴

依据同档产品上年市场销售均价测算,原则上测算比例不超过30%。

3、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有关稻谷主产省份继续实施稻谷补贴政策。

四、安徽农业种植: 发展绿色农业,促进粮食生产

安徽农业种植: 发展绿色农业,促进粮食生产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安徽农业种植业市场潜力巨大,农业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安徽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种植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绿色农业的推广与实施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安徽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展有机耕作、绿色种植等方式,促进土壤生态修复和农作物健康生长。同时,安徽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2. 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

安徽省以农产品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其中,稻谷、小麦、油菜、棉花等粮油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力。安徽省加大对这些农产品的支持力度,推动其稳定发展,提高产值和品牌效应。

3. 水利设施建设与农田水利改造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省政府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改造的投资力度,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这将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障,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耕地的利用率。

4. 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推进

为了加强农民的组织和协作力量,安徽省推动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农民可以共同出资、共同投入、共同经营,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安徽省将通过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5. 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安徽省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等方式,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安徽省通过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安徽农业种植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推广绿色农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合作社发展以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安徽省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粮食生产的增产。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对安徽农业种植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农业种植与全球粮食安全研究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业种植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和农业经济的支柱,对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论文将探讨农业种植与全球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农业种植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农业种植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直接影响着全球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种植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和饥饿问题。

此外,农业种植也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合理的农业种植管理可以减少土地的退化和水资源的污染,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当前存在的问题

然而,当前农业种植面临着多种问题,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挑战。

  •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等,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有限,不仅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压力,还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土地退化等问题。
  • 生物多样性:大规模农业种植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损害了生物多样性。
  •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不足和不平衡地区间分布,使得农业种植的效益和产能受到限制。

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全球粮食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适应气候变化:开展抗旱、耐盐碱等抗逆性农作物的研究,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土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壤修复和水土保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物多样性。
  • 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种植技术、水利设施和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结论

农业种植作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不仅应该满足人们的吃饭需求,也承担着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生态农业、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等举措,才能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的目标。

六、什么是智慧农业?什么是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慧农业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施肥、自动化农机作业等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能收粮食吗?

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可以收购粮食的。如果少量的没什么问题。基本没什么人管的。如果大量收购的话,你要去粮食局咨询了,地方不同,规矩不同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家粮食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1]》(国粮政[2004]121号)的规定,凡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应当向国家粮食局申请粮食收购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   2、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   3、具备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   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向与其设立时办理工商登记的机关同级的粮食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具体条件和程序按照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八、粮食种植成本?

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清洁地下水灌溉,防虫网遮蔽、杀虫灯诱杀成虫,施用有机认证的生物农药,人工拔草,种植各种绿肥,培施农家肥、有机肥来培肥地力,增进产量。2015年鱼台县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650亩。目前,鱼台县丰谷米业有机稻米基地已投资600多万元,从原种库购进日本越光、鱼农、润农等优质种类,硬化路面1300米、砂石路3700米,敷设U型渠5000米,打了5座深120米的深水井,护砌两个5000立方米的晾水池。

有机水稻种植成本主要包括肥料成本、病虫草害防治物质成本、人工劳动成本、机器使用成本(灌溉、收割等)、认证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总计成本平均每亩约为13000.00元。平均亩产有机稻谷为550斤,按1:0.67的出米率计算,亩产有机大米368.5斤。2015年按鱼农一号有机大米的售价50.00元/斤,平均亩产值为18425.00元,净收益约为5425.00元/亩。

九、粮食种植过程?

小麦的种植过程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目前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十、怎样种植粮食?

春秋之际种玉米水稻,秋季种小麦,旋地 施肥 浇水,打药治病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ny/131096.html

相关文章

苜蓿怎样种植?

一、苜蓿怎样种植? 苜蓿草种植方法一般选用条播。 准备种子:55℃左右的温水浸种5分钟; 整理土地:深耕、细耙,先将碎石、杂草去掉; 播种时间:苜蓿以春播和秋播为主,具体

智慧农业 2024-10-21 297 °C

怎样种植甘蔗甘蔗?

一、怎样种植甘蔗甘蔗? 1、选择品种 首先是选择优良的品种,要选择产量高的,含糖量比较高的,生长能力相对来说更强一些的品种。目前甘蔗品种主要分为果蔗和糖蔗,果蔗主要是

智慧农业 2024-10-20 299 °C

农业种植立项流程?

一、农业种植立项流程? 流程如下:1,极划局办理规划选址意见。 2,通过招拍挂程序拿地,并签订招拍挂合同和土地成交确认书。 3,准备项目基本情况,委托具有相似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

智慧农业 2024-10-19 189 °C

订单农业种植项目?

一、订单农业种植项目? 该项目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它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种植项目是指农户、合作社与个人顾客或企事业单位签订订单,按

智慧农业 2024-10-18 69 °C

食用菌栽培属于农业种植

一、食用菌栽培属于农业种植吗? 食用菌栽培应属于园艺分类中"蔬菜园艺",所以属于园艺。园艺简单地说是指:关于花卉、蔬菜、果树之类作物的栽培方法。确切来说是指有关蔬菜、

智慧农业 2024-10-17 233 °C

农业草莓种植政策?

一、农业草莓种植政策? 1. 扶持对象。 在我县投资种植草莓等果蔬茶的投资主体(包括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种植面积达到20亩以上露地草莓或设施内种植草莓等果蔬茶面积达到1亩以

智慧农业 2024-10-14 278 °C

农业立体种植模式详解:

一、农业立体种植模式详解:三类立体种植模式全面解析 农业立体种植模式是指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利用垂直空间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实现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立体种植模式不

智慧农业 2024-10-14 159 °C

新农业糖心红薯种植方法

一、新农业糖心红薯种植方法? 1、整地 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 2、育苗 选择具有

智慧农业 2024-10-12 182 °C

大豆种植进入智慧农业时

一、大豆种植进入智慧农业时代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豆种植也进入了智慧农业时代。 智慧农业革命 智慧农业应

智慧农业 2024-10-10 124 °C

农业相关App 尤其农业问

一、农业相关App 尤其农业问答App到底该走向何方? 我是一个农业移动互联网项目做运营。相信题主的身份跟我一样。我们公司也是做农业问答的app的,名字叫做《我会种》,各大应用

智慧农业 2024-10-09 12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