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上海智慧农业系统:
一、探索上海智慧农业系统:科技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在全球农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背景下, 智慧农业 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而在中国,上海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科技基础以及
.自治区级示范区创建
建设规模
自治区级示范区核心区规模一般连片3000亩以上,拓展区规模5000亩以上,辐射区规模10000亩以上。
基本要求
管理部门明确和经营主体清晰。示范区要有明确的管理协调机构,经济社会秩序…
主导产业突出和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区建设要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树立样板,要立.
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是中国首批、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农高区[1],主要由科技创新核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辐射带动区三部分组成。[2]
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区、林业科技创新区、植物科技创新区、农机装备创新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国际交流中心、人居森林与生态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7个功能小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三部分组成。[3]
2019年11月18日,国务院同意将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
你好!石柱辣椒现代智慧农业项目是一个结合了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创新项目。该项目使用智能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提升辣椒产业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辣椒种植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优化生长条件,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无人机、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等,实现了自动播种、浇灌、施肥和采摘等工作,减轻了人力劳动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这个智慧农业项目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耕地,撒种,打药收割一律机械化,合理种植作物,井形地块分布。
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
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至于园区的分布,各个地区都有吧,因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与规划成效直接影响高新农业技术的展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远景设计研究院现代农业规划专家道:示范园通过发展农业设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都有奖补政策,对奖补的范围,标准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一)奖补范围
原则上在农业部认定的前两批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以县为单位择优评选符合条件的示范区。
(二)奖补标准
中央财政每年对选定的奖补示范区安排奖励资金1000万元,连续安排3年。其中,第一批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的21个示范区2015年继续安排1000万元,第二批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的4个示范区2015、2016年各安排1000万元。
(三)奖补程序
1.分配奖补指标。农业部、财政部商定年度奖补指标总数,并按照各省全覆盖、省内差额遴选、倾斜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省及农业大省的原则,将奖补指标分配到各省。
(一)明确各级示范区建设标准。村级示范区要注重从“一村一品”开始,向“一乡一业”发展,逐步打造升级成村级、乡级示范区。村级、乡级示范区按照贵港市和港南区下发的相关标准进行创建及认定。
1.乡级示范区。种植业:平原丘陵地区核心区规模连片500 亩以上,山区核心区规模连片300亩以上。禽畜业: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蛋禽年存栏2万羽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羽以上、肉牛存栏300头以上、肉羊存栏500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养殖业:海水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200亩以上;海上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贝类浮筏式吊养殖) 片区核心区海域面积50亩以上;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100亩以上;水稻(莲藕)田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100亩以上。
2.村级示范区。种植业:平原丘陵地区规模连片100亩以上,石山地区规模连片50亩以上。畜牧业: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万羽以上,肉牛奶牛存栏50头以上,肉羊存栏100只以上。渔业: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片区100亩以上,内陆养殖片区面积50亩以上,水稻(莲藕)田养殖片区核心面积50亩以上。符合绿色生态要求。
(二)示范区建设与“10+3”产业提升行动相结合。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马铃薯、水产养殖、畜牧业、经济林木等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建设示范区。示范区主导产业要与富硒农业或有机循环农业或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产业为主线,根据区域特色进行布局,由点连线成片。
(四)示范区建设与“宜居港南”乡村建设活动相结合。结合“宜居港南”乡村建设活动,重点解决示范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绿化美化、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问题;着重围绕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等问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努力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信息的迅速传播,容易产生新的文明,站在今天回看历史,我们在敬佩老祖宗的智慧的同时,也会反思我们要怎样做到更好。
我国是农业大国,却称不上是农业强国,农业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土农工商,古时希望通过提高阶级来提高农业的地位;改革开放,短时间改变了农村的情况,包产到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但是农业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现在,现代技术的加入依旧无法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从事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看其它国家是怎么做的吧。
日本的农民地位很高,农产品卖得也很贵。一个西瓜能卖到三位数,甚至一颗葡萄都要两位数,这在我国是很难想象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抛开地域等问题来说,日本的农业管理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阳光玫瑰是日本培育出来的品种,价格比较贵,但是还是很多人愿意吃,因为他克服了传统葡萄的很多缺点,比如不耐运输、不涩、甜度高、有特殊气味等都是受市场欢迎的因素,但是在我国,不到10年的时间阳光玫瑰价格从几百块钱一斤降到了现在的10块钱一斤。除了产量的大幅提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对质量的把控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比如我们引进阳光玫瑰后只想着扩大产量,品质方面却没有什么标准,比如一枝一串,一串30粒,绿色有机种植管理等,这些我们都做不到。
我国现在种植的葡萄外观看着也很好,颗粒饱满,色泽艳丽,殊不知其中膨大素起了多大作用,这就好比莫桑钻和钻石都是一样好看,但是价值确差别很大。
我国农业从业者很多,但是传统的农业种植者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体力劳动上,没有时间思考和创新。说白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技术更加容易掌控农业的生产环节、把控农产品的品质、调节市场需求,虽然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只产量保证的情况下,品质的提升才是质的提升。
大家敢不敢想象,如果所有的农业从业者都是农业技术研究者,大家不用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体力劳动上,大家都用技术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品质,而不是农药和化肥。如果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能带有浓郁的产品特色,而不是靠运气才能买到“来报恩的农产品”,那么农业会发生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示范区是指在某一具体区域内,通过科技创新、农业产业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等综合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为目标,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农业示范区能够整合优质农业资源,提供科技、资金和人力支持,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与升级。
其次,农业示范区能够提供质量稳定的农产品。通过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绿色、有机农业,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
最后,农业示范区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整合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示范区的实施需要科学策划和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示范区建设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盐城市盐都区,依托独特的盐碱地资源,发展了一批以盐生产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示范园区,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还有湖北省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通过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将农产品加工业与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结合,实现了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效果。
农业示范区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推广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动力。
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相信通过对农业示范区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为促进农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农高区建设的目的
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部先后印发了落实示范区建设发展指导意见的两个文件:一是落实方案,二是工作指引,对建设的遴选标准和流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深化、量化。首先,要看下建设示范区的目的是什么?
1培育创新主体
研究制定农业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以“星创天地”为载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留学归国人员、科技特派员等成为农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
2做强主导产业
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定位,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增强示范区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
3集聚科教资源
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完善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示范区集聚。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探索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的有效办法,支持科技成果在示范区内转化、应用和示范。
4培训职业农民
加大培训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能力,创新培训机制,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农民培训基地,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鼓励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专业化教育,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5促进融合共享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民的获得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同创新,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新型“科技+产业+生活”社区,建设美丽乡村。
6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水体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绿色环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率,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
7强化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和乡村电商服务示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8加强国际合作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示范区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国家引进的农业先进技术、先进模式优先在示范区转移示范。依托示范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农高区遴选的标准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遴选标准简单概括为“四看”,其实也是四个关键词:看定位、看基础、看集聚、看支撑。1看建设定位是否准确示范区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要是要找准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交汇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接区域发展战略布局。2看建设基础是否扎实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是否扎实主要有几条标准:有明确的四至范围,要有鲜明的主题,而且主导产业有一定的规模,基础设施较为完备。3看创新资源是否集聚我们在建设过程当中特别注意集聚,在创新资源集聚过程中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要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一句话,就是要提高产业链的水平。4看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即支撑程度。大家都知道,政府主要是搭建平台、完善政策、营造环境,看看政府是不是真正重视、真心支持、真诚服务。
三农高区遴选的流程
1、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科技部现场考察的意见和建议,向国务院提出示范区建设的申请;
3、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国务院批转的拟建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会同有关部门上报国务院审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ny/16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