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
一、西安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 西安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而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面
西南交通大动脉指的是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1100公里,穿越楚雄州4个县共285公里,沿途穿越很多高山峡谷,工程十分艰险。设有26个站。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楚雄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成都——昆明铁路通车 7月1日 成都——昆明铁路建成通车,广通站举行盛大的通车庆典活动。铁道部、铁道兵部队和楚雄州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1万余人参加了庆典。
智慧交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行业的战略任务之一,智慧交通的前身是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就是智慧交通,例如迪蒙智慧交通是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丰富开发经验,其中智慧交通主要有这三大特点:一、以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行业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二、融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进行全过程的管控支撑;三、使交通系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具备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充分保障了交通安全、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智慧城市建设以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构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切入,统筹规划,逐步落实。其中智慧交通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进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遵守交通法规,关隘生命旅程
2、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3、铭记法规,善待生命
4、享受通行权利,应尽安全义务
5、维护交通秩序,争做文明公民
6、道路交通安全法,伴您平安万里行
7、守法才能平安,平安才能回家
8、良药苦口利于病,交通法规利于行
9、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随
10、法规在心中,平安在手中
11、树立交通文明意识,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12、但愿人长久,一路共平安
13、保障交通安全,促进改革开放
14、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15、行路慎为本,开车礼当先
16、彼此让一让,路宽心舒畅
17、防灾求得平安在,遵章换得平安来
18、路好车好安全最好,慢行快行平安就行
19、发展以市场为本,生存以安全为先
20、三思而后行,思命思家思社会
21、道路连者你和他,安全系着
中国最大高铁枢纽城市排名
1.郑州
作为一个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地处我国中原地带,陇海、京广两大干线在此相交,沟通了东西南北十几个省的货物,郑州在普铁时代的辉煌无人能及。自 2005 年郑州局被分拆,郑州“中国铁路心脏”的地位一度弱化。这种尴尬局面因高铁而改变。伴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郑州成为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框架也由此搭建。
“八纵八横”时代,郑州接入了京广通道、欧亚大路桥通道、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郑州将夺回高铁时代的老大位置 ! 因为郑州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上天赐予的,不是可以人为抹去的 !2016 年 10 月 21 日,随着太焦 ( 郑太山西段 ) 开工建设,郑州将成为第一个 ' 米 ' 字型高铁枢纽城市。
2.西安
普铁时代,西安枢纽地位弱于兰州,只接入了陇海线一个主干道,在“四纵四横”时代只接入了徐兰客运专线。但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西安成为路桥通道、呼南通道、包海通道三个主干道的交汇。
国家定位: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2008 年调整 ) 》中八个重点建设的铁路枢纽之一,《铁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六大枢纽性客运中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2016 年 ) 》19 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 ( 2016-2020 年 ) 》主要铁路枢纽节点之一。
3.合肥
“十一五”以前,贯穿安徽省中心地带的铁路干线少,覆盖面小,主要干线铁路基本上从安徽外围横切而过,安徽铁路只是一个通过式的交通节点,看上去就像一段段的“盲肠”,合肥也没有形成铁路枢纽。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安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2014 年 1 月,合肥南站投入运营,标志这合肥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合蚌客运专线、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合福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合肥实现 1 小时到南京,2 小时到上海、武汉,3 小时到长沙,4 小时到北京、福州的高铁交通圈。“十三五”期间,合连 ( 连云港 ) 青 ( 青岛 ) 高铁也将开建,加之沿江高铁、京九高铁的规划,合肥已经成为承接整个中国四维八方的中心城市,全国高铁枢纽的地位已经名副其实。
4.武汉
武汉枢纽始建于 1899 年。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原平汉、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形成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之汉丹、武九等新线的兴建,武汉枢纽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普铁时代,无论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上,武汉也无法与郑州相提并论的。
“十一五”期间,武汉抓住机会,加快发展自身的高铁线路,多条动车高铁的相继开通,武汉逐渐取代郑州的位置的趋向,进入全国六大枢纽性客运中心行列,奠定了中原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新枢纽地位。除了已经开通的京广高铁,武汉还多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沪汉蓉干线 ( 沿江通道 ) ,地位其实是升级的。但在“八纵八横”高铁规划中枢纽地位相对被削弱的关键原因在于城际铁路。由于当年要发展武汉城市圈,匆匆规划了武冈、武黄,武咸,汉孝四条 250 的城际铁路,造成现在无法再规划 350 的高铁。在面对郑州与合肥高大上的 ' 米 ' 字型图案,武汉的确有一点自愧不如的观感。
5.重庆
普铁时代的几大干线表现为“五纵三横”,重庆没有直接接入任何一条干线。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重庆一跃成为沿江通道、厦渝通道、包海通道三个干线的交汇。
除了已经通车的有成渝城际铁路、即将通车的渝万城际铁路和已经开工的郑万高铁,“十三五”还规划建设渝长高铁、渝汉高铁 ( 沿江通道重庆至武汉段 ) 、渝昆高铁、渝西高铁 ( 包海通道西安至重庆段 ) 、达开万城际铁路。至此,重庆往北到西安,往西到成都,往西北到兰州,往南到贵阳,往西南到昆明,往东南到长沙,往东到武汉,往东北到郑州,都将有高铁,从而形成 ' 米 ' 字型铁路。在西部地区,重庆的枢纽地位可与成都相提并论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的大长沙,作为中国高铁工厂的湖南,长沙的高铁枢纽地位似乎比较尴尬,还没有显露出太大的能量。去年沪昆高铁全线贯通,长沙形成“十”字形高铁线路,使长沙的高铁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未来几年,着力把渝长厦高铁线路建成通车,将形成“米”字形线路,那时,长沙在全国的交通地位将大大提升,对推动我们湖南的经济发展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未来城市的竞争,高铁不可否认将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湖南的高铁建设任重而道远。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
大量使用了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智慧交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2020年,智慧交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发展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思维和智慧交通思维能力,具备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组织,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智慧交通大数据分析及设备应用集成能力,服务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于2014年9月2日创立。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智慧物流的发展阶段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智能物流是智慧物流实现的基础。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智慧交通通常包括: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交通出行、智慧化交通调度和指挥、智慧化道路交通管理、智慧化港航管理和智慧化路政管理等方面
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jt/14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