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业大学?
一、海南农业大学? 海南没有农业大学,原海南热带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学于2007年合并组成新的海南大学,现在没有海南农业大学了,只有海南大学农学部。 二、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就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观光农业的功能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辐射功能、增收功能,属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农业防治(agricultural control):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等。
农业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扩展资料:
国家统计局24日发表的一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称,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现代农业深入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5000万吨大关,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产11415万吨,增长25%。2004年至2011年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八年增产,2007年至2011年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5亿吨,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同时,经济作物全面增产。2011年棉花产量659万吨,比2002年增产167万吨,增长34%。油料产量3307万吨,比2002年增产410万吨,增长14.1%。糖料产量12517万吨,增产2224万吨,增长21.6%。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7930万吨,增产15069万吨,增长28.5%。水果产量14083万吨,增产7131万吨,增长102.6%。
农民收入方面,报告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8.1%。
农村民生方面,2011年末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6.4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1.7倍,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38%。
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达到89972万人;2011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9.2%,比2002年提高20.5个百分点;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6.2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9.7平方米,增长36.6%。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统治阶级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是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慧农业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施肥、自动化农机作业等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农业科技在农业农业和农业经济中起到核心作用。
1.低碳农业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低碳农业应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发展低碳农业要弄清低碳农业的内涵、任务、目标、举措、机制、政策等,并要深入了解应该如何在过去的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加以凝练与提升。
湖南是农业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可低估。长期以来,湖南为全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保障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中央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门的务实作为下,湖南农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年稳增。
特别是去年,面对持续低温阴雨、汛期洪涝等极端天气异常肆虐影响,全年农业生产仍获得了比较好的收成,粮食生产继续增产,创造了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的较好成绩。
智慧农业 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或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农业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近义词就拿前面的或者后面的词组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zhny/14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