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一、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艺术的特点有多方面,但最基本的特点应该是艺术是一种以美感为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艺术的美感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都有其所认为的
人耳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特点。
听觉发育八个阶段:
(1)、听觉察知是指人耳对声音反应的本能;
(2)、听觉注意是指有意识的去听,包含心理因素,此阶段的训练对培养聋儿的聆听兴趣和习惯非常重要;
(3)、听觉定向是指辨别声源的方向,正常婴儿4个月就有寻找声源的能力;
(4)、听觉识别是指能区别几种声音的异同;
(5)、听觉记忆是指在听觉识别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对声音信号及其含义的同时记忆;
(6)、听觉选择是指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选择性听取某种声音的能力,能听到自己希望听到的声音;
(7)、听觉反馈是指聋儿发音说话时自我调整的过程,人们说话的音调、音量都是靠听觉反馈来调整的;
(8)、听觉概念是指在上述7个阶段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本质的认识,不但听到了而且听懂了。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人的耳朵具有产生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动氢分子直径的十分之一。
当声音发出时,周围的空气分子就起了一连串的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声波,从声源向外传播。当声音到达外耳后,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厚度和纸一样薄,但却非常强韧。当声波撞击鼓膜时,即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膜后面的中耳腔内,紧接着3块相互连接的听小骨。每一粒听小骨都只有米粒大小,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它们的名字由其形状而来。紧挨着鼓膜的是槌骨(像铁槌),之后是砧骨(像铁砧),最后是镫骨(像马镫)。当声波振动鼓膜时,听小骨也跟着振动起来。3块听小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杠杆系统,把声音放大并传递入内耳。
3块听小骨中最后的镫骨连接在一个极小的薄膜上,这层膜称作卵圆窗。卵圆窗是内耳的门户,而内耳中有专司听觉的器官——耳蜗。当镫骨振动时,卵圆窗也跟着振动起来。卵圆窗的另一边是充满了液体的耳蜗管道。当卵圆窗受到振动时,液体也开始流动。耳蜗里有数以千计的毛细胞,它们的顶部长有很细小的纤毛。在液体流动时,这些细胞的纤毛受到冲击,经过一系列生物电变化,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把送达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产生了听觉。
此外,内耳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半规管。半规管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小环所组成,专管头部三维空间的平衡觉。当半规管有毛病时,可能产生眩晕的症状。
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交流渠道。然而,最重要的是听觉使我们感知环境而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听觉对健康而言是很重要的。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如:软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
听觉发育八个阶段:
(1)、听觉察知是指人耳对声音反应的本能;
(2)、听觉注意是指有意识的去听,包含心理因素,此阶段的训练对培养聋儿的聆听兴趣和习惯非常重要;
(3)、听觉定向是指辨别声源的方向,正常婴儿4个月就有寻找声源的能力;
(4)、听觉识别是指能区别几种声音的异同;
(5)、听觉记忆是指在听觉识别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对声音信号及其含义的同时记忆;
(6)、听觉选择是指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选择性听取某种声音的能力,能听到自己希望听到的声音;
(7)、听觉反馈是指聋儿发音说话时自我调整的过程,人们说话的音调、音量都是靠听觉反馈来调整的;
(8)、听觉概念是指在上述7个阶段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本质的认识,不但听到了而且听懂了。
以上八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呈螺旋式上升
人体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表面为耳廓,耳洞内为外耳道,而耳道的尽头为鼓膜。人体的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以及黏膜和肌肉,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器官。
人体耳朵的功能包括听力、平衡,通常耳蜗和中耳连续,声音从耳道传入鼓膜,经过三块听小骨进入内耳,完成声音转换生物电信号,并且传递到听神经,进而产生听觉。而人体耳分为耳蜗和前庭两部分,主要负责身体平衡功能。
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人们把超过听力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即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人们把低于听力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即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
拓展资料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xnxs/194550.html